作品简介:
本作品的目的是帮助读者认知萃智(TRIZ),通过学习、掌握、应用TRIZ,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全新的视角和概念阐述创新的定义和意义,重要包含人工事物发展理论、问题发生原理与问题分析方法、问题解决原理与问题解决方法、知识资源功能分类原理与应用方法、创新过程模型等。
采用当今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来自前苏联的TRIZ理论体系为基础,重点传授由我国广大理论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在引进、消化、吸收TRIZ的基础上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创新理论与方法,是全面提高我国青年知识分子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思想和理论武装,是大规模培养创新型人才最有效的知识资源。
萃智(TRIZ)与创新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创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长期存在的创新理论武装不足、创新文化滞后等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对创新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盲目的实践必然会导致行动的无序和效率的低下。同样,缺乏创新理论指导的创新实践也会造成创新成效低下、创新资源浪费。而且,长此以往,还会挫伤干部群众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自信。因此,必须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为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和文化智力支撑。当代创新理论是关于创新的科学认识和系统知识。当代创新理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通过分析人类的创新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关于创新的科学知识体系。该理论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事物发展理论与创新发展规划。 第二,问题发生原理和问题分析方法。第三,问题解决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法。第四,知识资源的功能分类原理与创新数据库。第五,创新路线图。
收起创新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理,认为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事物的功能性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同时事物的物理性和有害性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事物沿着这种趋势永续向前发展,将最终到达一个终极的理想状态,即功能性与物理性和有害性的比率趋向于无穷大,这被称为事物发展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创新理论概括和总结了事物向着总目标发展运动的基本路径,即矛盾化、理想化、协调化、动态化、曲线化、分合化、微型化、自动化八条基本路径。由上述事物的基本属性、事物的基本矛盾、事物的发展趋势、事物发展的总目标以及事物发展的基本路径所构成的事物发展基本原理形成了创新的最基础理论,也由此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和基本概念,即创新就是事物基本属性的持续优化。持续优化反映了创新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连续发展过程,即任何一个事物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进入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创新过程。(李静:中国文化研究会创新文化委员会)
收起事物基本属性的优化在实践中表现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事物普通属性的正向调整。创新理论根据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普通属性的关注和要求,概括和提炼了事物最普通的属性。人们在实践中需要关注的事物的普通属性是多元化的,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点上,事物的这些普通属性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平衡关系。而某一特定的时间点上的创新就是对于事物普通属性中某一属性的参数的正向调整,即某一正面属性的参数向大的方向的调整,或某一负面属性的参数向小的方向的调整。这种调整必然会打破事物原有属性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导致问题发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创新的起步就必然导致问题的发生。要实现创新目标,就必须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要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创新理论告诉我们,问题的原因由两种分析模式来寻找,其一是属性分析法,也被称为事物整体分析法;其二是功能分析法。(李静:中国文化研究会创新文化委员会)
收起问题解决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法。发生问题的原因不外乎属性高低不平或者功能大小不等,所以解决问题的本质也就是重新实现属性的相互平衡和功能的完全相等。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而实现这一原理的基本途径是建立强化联系、切断削弱联系、改变调整联系。不管什么问题,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无非是要的没有,有的不要。那么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建立联系把没有的加上去,通过切断联系,把不需要的剪下来,或者通过调整事物内部的结构联系,把短的拉长,把长的压短。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总结起来就是自身求变、邻里求借、环境求用、行外求例等。(李静:中国文化研究会创新文化委员会)
收起知识资源的功能分类原理与创新数据库。创新理论提出了知识资源的功能分类原理,即把知识按照功能进行分类。产品和服务既是总功能的体现和载体,同时又是各项分功能的集中。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根据功能需要,打开创新数据库,就能够了解和掌握整个人类在现时代实现该项功能的所有知识和手段。也由此打破行业或专业的限制,实现在最大范围内的选优,并以此保证成果的创新性。(李静:中国文化研究会创新文化委员会)
收起创新路线图。创新理论提供了这样一个流程模型:面对具体问题时不是直接寻找解决方法,而是首先分析其内在矛盾,并确定矛盾类型。根据矛盾类型,在方法库中确定解决问题的原理解即基本方法,再将这个原理解放回到问题的现实情景之中,组合好现场资源就可以确定一个有效准确的具体解。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还需要一个有效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其检验标准是:问题内含的矛盾是否解决?解决问题所投入的资源是不是最低廉?本问题的解决不能引发其他问题的产生。本问题的解决不能导致现有系统的复杂化。(李静:中国文化研究会创新文化委员会)
收起书评
